1.①然而哲学家罗素对康德不无讽刺地说,这只是一个出生在柯尼斯堡(康德的家乡)平原的人的想法,一个出生在阿尔卑斯山区的人就不会这样想
②牛顿和康德都持有一种绝对空间的观念
③但这些事物与空间无关,对空间不产生影响,其实这是一种绝对的虚空观
④牛顿说,绝对的空间,它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它处处均匀,永不迁移;康德说,我们可以设想一种绝对虚空,里面空无一物
⑤我们的常识也支持这种看法,即空间是空的,可以在里面装各种事物,或者说空间像一个舞台,让各种事物在上面亮相表演
⑥从空间的角度看首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在此之前,需要先讨论空间的观念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①②⑤③B⑥②⑤③④①C⑥②④①③⑤D④②⑤⑥①③
2.文字概率相对于数字概率具有模糊性、非概率运算性和语义特征等特征。数字概率是一种更精确的风险表达方式,在风险沟通时人们对其能比较客观地传递、解释和利用。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在进化历史上出现时间不同,隶属的发展领域(语言和数学)也不同,所以其特征上的差异可能不至于以上所述。例如文字概率的非概率运算性表明,人们传达或接受文字概率表征的信息时不会按照概率规则进行审慎地运算,文字概率更多地引发直觉式思考,数字概率更多地引发分析式思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字概率与数字概率分属不同领域
B数字概率其实优于文字概率
C文字概率与数字概率不同
D数字概率与文字概率的思考方式不同
3.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要摆31536000下。”小钟吓坏了:“哇,这么多,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完成那么多下呢!”另一只老钟笑着说:“不用怕,并不难啊,只要坚持每秒摆一下就可以了,试试看吧。”果然,小钟很轻松地就摆了一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小钟已经摆了31536000下!
下列选项最符合作者写作意图的是:
A坚持下去,就可胜利B化整为零,圆梦更易
C不忘初心,方得始终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此刻,我们经历的时光,将来都会变成从前。时光如落花,盛开时我们忽略它的美,反而在它凋落之时嗅到它的余香,不只是爱情,所有的事,都是如此。我们拥有的时候,往往是漠然的,等到一切成为从前,才恍然觉得珍贵。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旧事物,总是被诗化
B因为失去,所以珍惜
C偏是人间留不住,只恨当时作寻常
D逝水流年,拥有不如怀念
5.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
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说明:
A风光无限,在昨日更在明天
B昨天已然过去,可怀念不可流连
C只有不断出发,未来的精彩才会继续
D最美的风景,不是终点,而是在路上的自己
解析:
1.B【解析】语句排序题,需从选项入手。观察选项可知,首句可能为⑥或④句,对比可知,⑥句引出“空间”的观念,④句阐述了牛顿对于空间的看法,为对⑥句的具体阐述,⑥句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D项。
继续观察选项,可知⑥句后可能衔接④句或②句,对比可知,④句为牛顿对于空间观念的具体阐述,②句说明牛顿和康顿均对空间持有自己的观念,故④句为对②句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应置于②句之后,排除A项。
继续观察选项,先看顺承衔接,②句后可能衔接⑤句或④句,但通过阅读可知,⑤句中的“这种看法”可指代②句中的绝对空间观念,④句为解释牛顿对空间的观念,衔接均可,故从其他角度解题。观察选项不难发现,B、C两项的重大差别在于③句与⑤句顺序不同,③句中的“这些事物”可指代⑤句中的“各种事物”,故⑤应在③前,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B。
2.C【解析】文段开篇介绍了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的特征,说明文字概率是模糊的,而数字概率更精确,表明两者特征的不同。接着说明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的出现时间不同、发展领域不同,随后通过“所以”得出结论,说明其特征上的差异可能还有更多,并举例详细说明。故文段意在表明文字概率和数字概率的特征是不同的,对应选项为C项。
A项中的“分属不同领域”、D项中的“思考方式”均为文字概率与数字概率之间差异的一个方面,无法完全概括文意,排除。
B项,文段仅仅是对比两者间的差异,而并未说明两者的好与坏,故“优于”表述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B【解析】本题题干为寓言故事,需从中得出启示。老钟给小钟介绍了它的任务,小钟认为自己达不到,另一只老钟为小钟提供了解决方法,即每秒坚持摆一下就能达成目标,即对策。故可知文段意在表明,如果有看似很大的任务,需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来完成,更轻松、更容易,对应选项为B。
A项,文段意在强调将大任务分解开后,更易完成,坚持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不忘初心”指不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文段中小钟并非忘了自己的目标,而是担心自己无法达成目标,故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D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在强调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对比可知,不如B项“化整为零”更能体现大任务与小目标间的对比,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们往往忽略此刻的时光,却在消逝之后意识到它的美好。尾句进一步总结指出,人们往往拥有时“漠然”,失去后才觉得“珍贵”,意在强调我们应当珍惜当前所拥有的。C项“只恨当时做寻常”可以体现出拥有时的漠然,“偏是人间留不住”又体现出失去后的珍惜,强调应当珍惜“当时”,与文段对应恰当,当选。
A项,对旧事物的“诗化”,不能体现出失去后的珍惜,表述不明确,排除;
B项,在失去和珍惜之间强加因果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文意强调应珍惜当下拥有的,“拥有不如怀念”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C【解析】文段开篇通过“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说明昨天不那么重要。后文提出问题 “太深的流连会成为一种羁绊,不仅仅牵绊双脚还有羁绊未来”。随后通过并列的分述分析了“流连过去会产生遗憾”。本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故意在解决问题,即“只有不断出发,未来的精彩才会继续”,对应C项。
A项,“在昨日更在明天”说明过去重要,未来更重要,而文段强调的是过去不那么重要,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仅指出“不能流连过去”,表述不明确,未提到应重视“未来”,排除。
D项强调“自己”,而文段强调“未来”,偏离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你们的选择,我们的责任!华政为你公考之路保驾护航!
2019元旦福利!公考7天精讲课程99元抢!1月1号开课!
课程详情了解向华政课程咨询小姐姐订购座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