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说了一句话,“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题要点:
(1)“三不”原则极有针对性,可以说是从三十年改革开放历程中总结出的沉甸甸的经验,也包括教训。三十年中,确实出现过动摇、懈怠、折腾,幸而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掌舵者,始终坚持没有偏离改革开放的航向,才有了五千年来进步最快的时期,才有了今天底气十足、天翻地覆的中国。
(2)在“三不”中,“不动摇”最为关键。
这个关键词,最早是邓小平在1992年提出的。针对当时否定改革开放的极左思潮与行为,他在深圳特区语重心长地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为了不动摇,邓小平曾经建议不争论,认为一争论就麻烦了,不问姓资姓社,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争论,成了不动摇的有力保障,这也是邓小平的一大创举,它彻底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禁锢,让一些习惯于上纲上线,把一切都意识形态化且对改革横看竖看都不顺眼的人哑口无言了;更让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最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给了这股暗流哗然而出的时机。一些地方出现了怀疑甚至否定市场化改革的声音:市场经济的老巢都出了问题,中国还要继续走市场经济的路吗?对计划经济的赞美之词也开始躲躲闪闪地出现了。改革开放真的错了吗?重回计划经济,重新让官员坐在办公室里指挥企业如何生产,指示农民如何种地,然后让中国经济重新走回文革那样的崩溃边缘?
这仿佛成了一个惯例。每到出现内忧外患,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声浪就开始高涨。所幸,决策层誓言“不动摇”也一次比一次坚决而响亮,而全党全国人民对“不动摇”的认同,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中国这辆“战车”,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昂然前行了三十年,如果动摇,就如邓小平所言,只能 “死路一条”。
(3)胡锦涛总书记紧接着不动摇提出的不懈怠、不折腾,既是对“不动摇”的进一步阐发,也各有其针对性。
懈怠,几成目下流行的官场病,懒举改革旗帜,懒听民众呼声,懒做惠民实事,懒对民众怨气——这样的“四懒”干部,有时还官居要津,成了改革事业和民生大计的“摇头丸”,消解着党的凝聚力,也伤害了社会和谐。不懈怠,就是“我们一定要坚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
(4)如果说,“不动摇”主要是对外部的政治宣示,“不懈怠”主要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的话,那么,“不折腾”主要是对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讲的。而我们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瞎折腾的情况:大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大计因一把手更迭或是执政能力不足而朝令夕改、一变再变,小到一条马路的频频开膛破肚、永无宁日,把家底折腾光了,把群众的改革与发展热情折腾没了,把城乡面貌给折腾得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三不四。不折腾,主要是自己不折腾自己,主要是大政不无谓摇摆,主要是内部不无谓纷争。
(5)“三不”原则是对党员领导敲响的三声警钟:不动摇,就是要把稳发展方向;不懈怠,就是要端正工作作风;不折腾,就是要提高执政能力。有此“三不”,中国的改革战车,才能看得准、走得稳、跑得快。